查看原文
其他

15岁寻亲男孩自杀留下遗书,字字刺目:网络暴力还要杀死多少人?

e药环球 健康榨知机 2022-04-24

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


2022年1月24日,寻亲男孩刘学州在三亚的海边服下了大量抗抑郁类药物。


尽管有网友看到他在社交平台发的遗书,及时报了警;


路过的好心人把他送到了医院,但最终还是因抢救无效去世。

 

一条饱经苦难仍努力发光的年轻生命,就这样定格在了15岁。


细心的网友发现,他最后发的几条单个字母的微博,实际拼出来是一个单词——rebirth(重生)


这或许是他的生命倒计时,甚至是求救信号,可惜看懂时为时已晚……



图片来源:@刘学州a 微博及评论截图

 

在他的人生15年里,充斥着多数人从未想象过的黑暗:

 

养父母双亡、校园霸凌、疑似被男老师猥亵;

 

好不容易找到亲生父母,他们却早已另组家庭,没人能给他一个家,甚至发现当初可能是被亲爹卖掉的;

 

他在社交网络上发声,却要面对铺天盖地的猜疑、谩骂、诋毁……

 

在学校,他出现了抑郁倾向、曾尝试过自杀,后来还是决定坚强地活下去。

 

而“嗜血狂欢”的网络暴力(以下也简称“网暴”),成了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

网络暴力,看不见的杀人凶器



互联网是有记忆的,但总有些人忘性大。
 
还记得吗?2018年,德阳35岁的安医生同样因不堪网络暴力,吞药自杀。
 

图片来源:
https://commons.wikimedia.org/wiki/File:Αυτοκτονία με την λήψη φαρμάκου-δηλητηρίου.jpg#file under CC-BY-SA-3.0

当初,安女士夫妇与13岁男孩在泳池发生了冲突。

没想到个人信息和泳池监控被男孩母亲和亲属曝光到网上,演变成了一场可怕的人肉讨伐。
 
安医生去世后,舆论迅速反转。

男孩一家人也成了被网暴的对象,躲在宾馆两个月,男孩经常半夜做噩梦、大汗淋漓。
 
时隔三年,2021年8月,安女士丈夫终于等到法院的宣判:
 
法院审理认为,常某一、常某二、孙某某利用信息网络平合煽动网络暴力公然侮辱他人,致被害人安某某自杀身亡,情节严重,其行为均已构成侮辱罪。

具体是哪些“侮辱”行为呢?判决书里说得很清楚:

 

“将获取的个人信息与游泳池视频关联,配注带有明显负面贬损、侮辱色彩的标题,分别通过微信、微博等方式推送给他人及媒体记者进行爆料,并通过网络发布情绪性、侮辱性标题贴文和评论,引发了网民对两人作出负面评价”“冲突情况被多家媒体大量报道、转载,引发广大网民对两人的诋毁、谩骂”。
 
是的,网络暴力“杀人”的过程就这么简单。
 
古人早就总结过,“众口铄金,积毁销骨”。

只是语言、文字、图片、视频的简单组合,却成了比利刃更可怕的凶器。
 
成年人尚且有心理防线崩溃的一天,更不用说价值观还没成型、受网络影响更大的青少年。

比如年仅15岁的刘学州。
 
有人说,刘学州经历的每一次重创,都足以毁掉一个人活下去的信念,能扛过15年已经非常不易。
 
怎能以成年人的心态,去揣度和要求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呢?

更何况,还没几个人经受过跟他一样的苦难。
 
想想我们在他的年龄,正做着什么?

难道不是叛逆、敏感、懵懂、跌跌撞撞,自卑又自恋,非常在意别人的评价和认可?
 
多项研究显示,网络暴力会增加青少年的抑郁、焦虑、孤独、自残自杀行为和躯体症状。

图片来源:
https://commons.wikimedia.org/wiki/File:Depression_in_men.JPG#file under CC-BY-SA-4.0
 
2019年,联合国发布了一项31个国家的调查报告,三分之一的年轻人表示曾遭受过网络暴力,而其中五分之一的人曾因此逃学。
 
而在中国,青少年被网暴的情况也越来越普遍。
 
《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》指出:

网络暴力主要指网民通过互联网对他人实施辱骂和言语攻击(又叫“网络喷子”),可以看成是社会暴力在网络的延伸,尤其是社交网络。
 
躲在匿名的身份背后,用户更容易在网上发表不够理智、甚至极端激烈的言行,煽动别人的情绪,或是被别人带节奏。
 
这份报告显示,截至2019年底,中国有1.75亿未成年网民。
 
其中,42.3%的未成年人在网上遭遇过讽刺或谩骂;22.1%的人或其亲友在网上曾被恶意骚扰;13.8%的人未经允许就被曝光个人信息。
 

哪些孩子更容易卷入其中?



2021年,中山大学研究人员发布了一篇论文,在中国东部、中部和西部七省共14个地区,调研了1500多名15~19岁的高中生网暴别人和被网暴的情况。
 
这些行为非常细节,大家也可以对照看看:
 
(1)有人发送了威胁或伤害我的信息和照片;
(2)有人在网上发布令人尴尬的笑话,说我的坏话,或散布关于我的谣言;
(3)有人侵入我的个人账户、盗用我的个人信息;
(4)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对我有害的视频、照片或其他恶意内容;
(5)有人未经我许可,在网上分享了我的秘密或照片;
(6)有人故意将我从微信群、QQ群、游戏群或BBS群中移除或屏蔽;
(7)有人在微信群或QQ群中故意针对或忽略我。

图片来源:
https://commons.wikimedia.org/wiki/File:Selfie_Shot.jpg#file under CC-BY-SA-4.0

结果发现:
  • 过去2年内,18.1%的高中生有过1-2次网暴别人的行为,男生比女生多一些(59.7% vs 40.2%),其中第7项“群里故意针对或忽略某人”最多见。

  • 高达54.6%的高中生都被网暴过,男生比女生略少(49.1% vs 50.9%),最常见的是“账户个人信息被盗用”。

 
刨去其他影响因素后,对比发现:

  • 和女生相比,男生更容易成为网络暴力的施害和受害人。原因可能是传统文化鼓励男生要积极勇敢、攻击性会更强,而女生被教育温柔礼貌、也更容易被男生保护。

  • 年龄更大、泡在网上时间更长的学生更容易去网暴别人,可能是因为“网上冲浪”的技能更熟练;被网暴则没有年龄差异。

  • 学习成绩越好,越少遭遇网络暴力,可能是学霸们在网上很少去玩消磨时间、有风险的东西,更多地是去上网课、学习。

  • 在城里还是农村、学校和家长是否限制学生上网,对网暴和被网暴都没有影响。

  • 网上个人信息泄露较多的学生,明显更容易去网暴别人,也更容易被被人网暴

 
值得注意的是,青少年被盗用个人信息的情况最常见(37.6%),而故意盗用他人信息的施害行为却极少(3.5%)。
 
这说明,对青少年进行网暴、尤其盗用他们个人信息的,可能更多是其他成年的陌生网友,而不是同龄人。
 
另外还有研究发现,一些在现实中曾被霸凌的受害者,也可能反过来欺负更弱的人,或是在网络上发泄,成为网暴的施害者。
 

如何减少青少年卷入网络暴力的风险?



1. 减少青少年的上网时长
 
网络本身是青少年与他人链接、互动的重要平台。

如果学校和家长一味断网、不让孩子上网,一旦遭到网暴,他们也会瞒着父母或老师,之后只会愈演愈烈。
 
所以,不建议因噎废食完全断网,而是合理控制上网时长。
 
多长时间合适呢?有研究发现,每天泡在社交网络超过2小时的青少年,可能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。
 
所以最好跟孩子协商,把上网时长控制在2小时内。
 
2. 保护好个人隐私信息
 
告诉孩子,要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。

别把自己的照片、姓名、学校、住址、联系方式等重要信息公开发布在网上、或私发给陌生网友。
 
像刘学州这样真人实名出镜,的确容易增加被网暴、被人肉的危险,但很多孩子不会有那么强的防备。
 
家长也尽量不要把孩子的照片视频等公开发到网上,避免被别有用心的人盯上。
 
3、懂得识别网络暴力,加强法律意识
 
哪些行为属于网络暴力的范畴(比如前面提到的的7项)、会触犯什么法律、造成什么后果……

这些都要跟孩子讲明白,类似的新闻也可以让他们多了解。
 
告诉他们,如果遭遇了网络暴力,一定要向家长或身边可靠的成年人求助。
 
4、“看客”更要谨言慎行
 
“吃瓜”这个词,对于承受压力的当事人未免有些轻飘飘,我们还是说“看客”吧。
 
每次发生争议事件,多数看客并不是无动于衷的,而是有从众心理——
 
看到有人被骂,也跟着上去踩两脚;

看到大家力挺、维护一个人,就不敢发出反对的声音。
 
所以,每一个不理智跟风、转发未经证实消息的看客,都可能成为行恶的一员。
 
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,还是建议大家冷静看待任何事件,等待权威的调查结果和审判,避免情绪化的攻击、站队。
 
如果你不能发出理性的呼声,至少不要成为火上浇油的最后一把柴火,不要把人血馒头当成精神食粮。
 
5、出现精神心理异常表现,及时就医
 
不管是孩子还是成年人,被网暴后,如果发现睡眠和饮食习惯突然改变(比如失眠、厌食)、平时喜欢的活动也没了兴趣,就要引起重视,最好及时去医院精神心理科看看。
 
遗憾的是,有一种“微笑抑郁症”很难被发现。
 
比如看上去阳光坚强的刘学州,服用抗抑郁药已有一年多,一直在积极治疗。

可惜,他“在找到亲生父母后就没再服用”(停药了)
 
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,自行停药是非常危险的。

一方面,戒断症状非常难受;另一方面,也容易增加抑郁症复发和自杀风险。
 
正如遗书中所写,他只是努力掩盖自己的悲伤,尽力让大家看到阳光和笑容,得到的却是攻击。
 
为了在美丽的海边结束生命,他用打零工攒下的钱买了体面的衣服和机票,却被误解为“有钱哭穷”、立人设。
 
是不是一定要完美到无可指摘,键盘侠们才满意?
 
是不是一定要付出生命的代价,才能换来清白?
 
但即便如此,他仍然对人间报以最大的善意——

要把一半积蓄留给姥姥姥爷,另一半捐给孤儿院。

图片来源:@刘学州a 微博截图
 
“希望这个世界上少一些内心黑暗恶毒的人。很喜欢大海,因为我感觉它可以装的下很多声音。”
 
愿大海,已经洗去了你的所有痛苦,而正义的阳光终会到来。
 

图片来源:
https://commons.wikimedia.org/wiki/File:Morning_Sun_(87592647).jpeg#file under CC-BY-3.0


相关阅读

网红小姑娘直播间自杀,抑郁症离你很近,也可以很远!

“感觉每天都像活在地狱一样”:每5个妈妈就有1个患产后抑郁!

影响全球10亿人,1/4的人会在一生中遇到这个问题

幸福感到底和什么有关?这些可改变的因素值得一试?

参考资料

[1] 河北寻亲男孩刘学州疑已身亡,此前留遗书称遭网暴“结束一生”.Retrieved Jan 24, 2022, from https://www.thepaper.cn/newsDetail_forward_16424090

[2] 三亚警方:刘学州经抢救无效死亡,具体情况仍在调查. RetrievedJan 24, 2022, from https://www.thepaper.cn/newsDetail_forward_16424894

[3] 回访|德阳女医生自杀后600天:网络暴力下的伤害与被伤害. Retrieved Jan 24, 2022, from https://www.thepaper.cn/newsDetail_forward_5431436

[4] 德阳安医生自杀案今日开庭,被告3人能否受罚. Retrieved Jan 24, 2022, from https://www.cqcb.com/shuangcheng/2020-08-05/2791097_pc.html

[5] 绵竹市人民法院审理常某一、常某二、孙某某犯侮辱罪一案公开宣判.Retrieved Jan 24, 2022, from https://m.thepaper.cn/baijiahao_13943114

[6] 《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》发布. Retrieved Jan 24, 2022, from http://www.cac.gov.cn/2020-05/13/c_1590919071365700.htm

[7] Nixon, C. L.(2014). Current perspectives: the impact of cyberbullying on adolescent health.Adolescent health, medicine and therapeutics, 5, 143. DOI:10.2147/AHMT.S36456

[8] John, A.,Glendenning, A. C., Marchant, A., Montgomery, P., Stewart, A., Wood, S., ...& Hawton, K. (2018). Self-harm, suicidal behaviours, and cyberbullying in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: systematic review. 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research, 20(4), e9044. DOI: 10.2196/jmir.9044

[9] Zhou, S.(2021). Status and Risk Factors of Chinese Teenagers’ Exposure toCyberbullying. SAGE Open, 11(4), 21582440211056626.https://doi.org/10.1177/21582440211056626

[10] 亲属称刘学州吃抗抑郁药一年多 听到噩耗不能接受 警方:已找亲生父母做笔录.Retrieved Jan 25, 2022, from https://www.thecover.cn/video/8658238



免责声明: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。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,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,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。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。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,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。


版权说明: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,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,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。转载授权请在「e药环球」微信公众号回复“转载”,获取转载须知。

如有其他合作需求,请联系wuxi_media@wuxiapptec.com


e药环球丨药明康德团队打造

微信号 : ey_global

▇ 关注我们,掌握好医新药全球资讯

分享、点赞、在看,传播健康知识 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